自然為民 守土盡責 江蘇自然資源系統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

2022年04月06日 10:50:58 | 來源:我蘇網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責任。江蘇省自然資源廳黨組第一時間印發通知,要求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作用。“先鋒自然”聞令而動,全省系統統籌下好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一盤棋”。各基層黨組織迅速凝聚紅色力量,組建“先鋒自然突擊隊”“黨員志愿者服務隊”“青年突擊隊”,成立抗疫臨時黨支部等,第一時間奔赴抗“疫”一線,在“疫線”作表率當前鋒,做到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先鋒自然”的旗幟高高飄揚,共同應對疫情帶來的特殊“大考”,同心書寫戰“疫”答卷。

  奮進“春天里” 保障發展不松勁

  防疫是硬任務,發展是硬道理。疫情“大考”之下,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堅持將重大項目建設作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從預下達用地計劃、預支部分空間規模、提前下達規模和流量指標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供給,提升服務效能。按照省政府流程再造、提高效率的要求,省自然資源廳全面簡化流程、并聯審批、壓縮時長,提高審批效率,強化重大項目保障工作專班,抽調人員集中辦公,對項目進展實行掛圖作戰,建立了“周填報、月通報”制度,并依托“重保服”、“慧選址”APP等信息技術支撐落實項目選址,對重大項目實現全流程監管。為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各地在積極落實疫情防控要求下,開拓創新、多措并舉,紛紛按下“快進鍵”,掛上“加速檔”,全力推進2022年重大項目及一季度開工項目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工作,力保重大項目建設沖刺“開門紅”。

  東臺市局在抓實疫情防控的同時,進一步強化保障職責,主要負責同志深入企業了解有關疫情防控下項目用地需求和要素支撐等方面情況并召集相關條線會商解決;現場指導簽訂補償協議等土地征收前期手續辦理;積極拓展規劃空間,有效保障人民醫院、民政組團等一批民生項目落地;提請市政府下達年度減量化拆舊復墾任務,督促后進、明確要求、壓實責任,目前已初步摸排復墾地塊2500畝。連云港市連云分局依托遠程辦公系統,在線協調推進重點項目用地保障工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無錫市梁溪分局連夜完成山北、廣益、梁塘河三處健康驛站的選址研究,南京市局加快防疫醫學隔離用房選址,全面梳理、實地踏勘五個方案地塊,開展多輪選址研究,選定約16.7公頃、可建3000間臨時隔離用房的建設用地,全速推進項目立項、臨時用地等手續辦理,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自然資源要素支撐。

  “疫”線服務不停擺

  為了確保落實疫情防控與自然資源民生服務“兩不誤”,全力打通抗“疫”審批最后一公里,全省各地的不動產登記機構結合各自實際,開展了一系列“硬核操作”。

  南京市局在各個服務窗口提供綜合引導、值班接待、首問負責等便民服務,開通實體經濟企業綠色通道、全程跟蹤服務,為266家企業發放證書、證明2263份;開拓涉企不動產歷史遺留問題辦理路徑,為企業減負紓困;優化“線上蘇小登·南京E辦證”網上通辦平臺及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功能,17家銀行實現全市域范圍抵押權登記“不見面服務”,依托APP、專網等渠道辦理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商品房交易登記等線上業務70萬筆。常州市不動產登記交易中心選派專人24小時值守12345熱線平臺,引導群眾通過“江蘇政務服務”“我的常州”APP在線辦理業務;將“融E辦”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平臺運行模式由“線上線下并行”調整為“線上為主、線下為輔”,8類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實現不見面辦理;以科技賦能不動產權籍調查工作,高新區開發“常州高新區政務服務VR云勘察系統”微信小程序,通過“VR”技術系統進行身份核驗、位置定位、視頻連線,實現不動產遠程查看代替現場查看;整合分散的自助服務終端,引導群眾自助查檔、自助打證、自助繳稅,減少聚集。鎮江市局鼓勵群眾通過“線上蘇小登·鎮易登”平臺足不出戶辦理業務,提高線上登記業務占比并及時修訂完善不動產登記交易大廳窗口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運轉。泰興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開通不動產登記查詢線上專線和行政審批綠色通道,為市民查詢證件和辦理項目用地手續提供了便利。昆山市局梳理發布不動產登記線上辦理指南、全市建設工程規劃審批業務通訊錄,引導群眾和企業非接觸式辦理業務,有效解決疫情期間群眾遇到的“急難愁盼”問題。連云港市灌南縣局積極引導企業“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郵寄辦”等非接觸式辦理業務,對于符合容缺辦理條件的項目,先行辦理,后續補上?;窗彩泻闈蓞^不動產登記交易中心積極做好應急預案制定工作,遇到突發問題嚴格按照預案執行。徐州市賈汪分局嚴格落實服務大廳防疫措施,開通綠色通道,支持企業生產、群眾特殊需求等事項。徐州市沛縣局不動產登記中心大力推廣線上登記服務,引導企業、群眾和中介機構等使用沛縣不動產官微和“24小時無人自助機”辦理登記業務、查詢登記信息,降低線下辦事風險。

  “疫”路護航 測繪技術助力防疫加速跑

  3月13日凌晨,防疫一線現場之外的另一個戰場燈火通明,常州市測繪院組成的黨員應急保障團隊正在24小時待命。在凌晨兩點將100份常州市地圖、常州市城區圖送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后,院大數據中心、鐘樓分院、空間信息研究所等部門緊急成立臨時項目組,運用最新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通宵達旦趕制鐘樓、天寧、新北區疫情防控專題地圖,將封控區、管控區、確診人員軌跡點等專題信息標繪在地圖上,實現了疫情防控信息的可視化展示,有效助力了市區兩級政府精準防疫。

  南京市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等新興技術,以區劃、時間、年齡和性別等維度,開展空間風險評估、管理和監測。通過制作影像圖、線畫圖、封控圖、病例軌跡圖以及密接者分布圖等10余幅圖件,即時展示感染人群所在住址和工作地點,為疫情溯源和跟蹤提供24小時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服務保障;依托國土空間大數據云平臺,發揮地理信息數據優勢,利用“國土一張圖”“規劃大數據”對病例的軌跡和密接者的分布情況開展基礎地理信息數據采集和分布圖編制,協助政府迅速劃定封控區,開展核酸檢測大數據分析,動態展現“疫情態勢發展”,第一時間為疫情防控提供核酸檢測大數據分析技術保障。

  淮安市局圍繞“理念創新、機制創新、戰略創新、戰術創新”的防疫作戰特點,以淮安市基礎測繪成果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為基本框架,利用“天地圖·淮安”作為底圖,用48小時快速編制疫情防控地圖,將全市范圍內所有新冠疫苗接種點及核酸采樣點信息全部加載到“天地圖·淮安”,充分發揮地理信息、空間分析、大數據挖掘技術優勢,為全市各級政府疫情防控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信息保障。

  泰州市局組織“同心繪自然”測繪地理信息行業黨建聯盟迅速行動,成立黨員突擊隊和地圖編制、信息服務等多個行動小組,奔赴121個核酸檢測點進行外業調繪采集數據,利用“天地圖”開展核酸檢測點位以及矢量數據制作,第一時間完成“泰州通”APP數據集成和發布。通過對檢測點精準定位,幫助群眾導航到達,為全市核酸檢測提供了直觀、全面、準確的空間地理信息支撐。

  “我是黨員,戰'疫'必須有我。”“我是黨員我先上,我們要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沖在最前面”“疫情不退,我們不歇”……疫情發生以來,全省系統各基層黨組織精銳盡出,廣大黨員干部挺身而出,爭做疫情防控的急先鋒。在這支隊伍中,有參加過武漢防疫保衛戰,此番再次主動請纓上陣的,有白天忙防疫,晚上繼續挑燈夜戰核查數據的,有新手媽媽,也有和醫護人員家屬守望相助、同心戰“疫”的……從奔波在社區一線、走家串戶開展“敲門行動”,到協助核酸采樣檢測、再到各防疫卡點默默值守……在每一個群眾需要的地方,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他們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把對黨的忠誠、對初心的堅守書寫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

  記者:郭奉銘 通訊員:王旭雁

layer
快樂分享
日本xxxxx黄区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