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掩映的南京頤和路,民國建筑群里書香縈繞咖啡香,打造讓心佇足的多元化慢空間;泰州海陵古鐘樓巷里,開了十幾年的包子鋪換了門臉,更顯煙火氣里的品質感;蘇州藍·sport文化創意產業園,將上個時空的老工業遺跡,變為當下生機活力的文創新空間······城市更新,在江蘇大地每天都是進行時。這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超過73%,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當城市從增量擴張向存量提質轉變,如何推進更高層面的理念、制度、方法的更新?
日前,江蘇省出臺了《關于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為總定位,提出了城市更新行動的“江蘇方案”。4月15日,江蘇召開工作部署會,對工作進行系統安排,也打響了全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發令槍。
定坐標
城市更新行動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民生工程。江蘇以兩個時間節點為坐標,明確了城市更新行動的目標任務,通過一體謀劃、一體部署,扎實推進城市更新工作,努力創造更加美好的城市人居環境。
工作目標:到2025年,打造一批體現江蘇特色、代表江蘇水平、國內起到示范效應的城市更新試點項目,城市更新政策機制、標準體系、方式方法初步建立,城市整體性、系統性、生長性增強,城市更安全、更宜居、更低碳、更有活力。到2035年,具有江蘇特色的城市更新體制機制更加完善,美麗宜居城市建設目標全面實現,建成美麗中國的江蘇典范。
緊扣工作目標,江蘇將圍繞“七大工程”,綱舉目張開展城市更新工作。
實施既有建筑安全隱患消除工程。加強城鎮人員密集場所、學校等公共建筑、老舊建筑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加強城市危房和老舊房屋安全排查,重點對建筑年代較長、建設標準偏低、失修失養嚴重及其他因素產生安全隱患的房屋進行集中拉網式排查,扎實做好解危工作。
實施市政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持續開展城市燃氣管道等管網更新改造和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統籌防洪排澇工作,系統推進全域海綿城市建設和易淹易澇片區整治。推動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建立城市水、電、氣、橋梁、綜合管廊、地下交通設施等風險監測、分析預警、聯動處置的系統和機制,提升城市綜合防災減災能力。
實施老舊住區宜居改善工程。支持老舊小區 “15分鐘生活圈”內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整理騰退出的土地,優先用于教育、醫療衛生、托育、養老等設施,打造完整社區。圍繞“一老一小”需求,加強適老化、適幼化改造,建設全齡社區。
實施低效產業用地活力提升工程。加強閑置低效廠房、倉庫等更新改造,植入文化創意、科技研發、“互聯網+”等新業態,實現高效復合利用。鼓勵低效商務樓宇、商業商貿綜合體、交通綜合樞紐周邊等改造,通過嵌入式產業空間、創新空間,塑造綜合功能、激發城市活力。
實施歷史文化保護利用工程。堅持應保盡保、以用促保,活化利用歷史建筑、工業遺產等,采用小規模、漸進式有機更新方式,在保持原有外觀風貌、典型構件的基礎上,通過加建、改建和添加設施的方式適應現代生產生活需要,打造品質場所、文化空間。
實施城市生態空間修復工程。有序推進受損山體、水體岸線、城市廢棄地及污染土地等生態修復,通過生態治理、景觀改造、設施建設等措施,恢復城市自然生態。合理優化綠化空間體系,通過拆違建綠、破硬復綠、見縫插綠等,織補拓展口袋公園、便民綠地,構建完整連貫的綠地系統。
實施城市智慧化改造提升工程。適度超前布局“新基建”,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環境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和物聯網應用,改造交通、水電氣熱等終端系統,建設智能停車設施、智能電桿等,推動城市智慧建設、管理,助力江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全面提升。
明舉措
如何開展城市更新工作?江蘇總結了南京、蘇州兩個全國首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的好經驗、好做法,從四個方面著手,為全省城市更新指明實施路徑,環環相扣、有序銜接,讓各地工作開展更有方向感。
開展城市更新體檢評估。圍繞“七大工程”展開城市體檢,以便能夠更加精準地對癥下藥。南京和蘇州在這方面都進行了有益探索,南京堅持城市體檢評估先行,找準查實城市短版,結合實際制定了浦口老火車站、虹苑新寓等13個試點項目;蘇州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為古城保護“會診把脈”,統籌實施大運河整體保護、古建老宅活化利用等工程。
制定城市更新行動計劃。圍繞城市問題的系統解決,江蘇制定至“十四五”末的城市更新行動計劃,明確目標、范圍、項目清單和時序,統籌推進實施。
編制更新項目實施方案。開展城市更新體檢評估、制定城市更新行動計劃都是區域尺度,但城市更新行動實施得好不好,老百姓還是看具體城市更新項目的實施。因此,更新項目的實施方案編制十分關鍵,既要重視前期策劃,梳理現狀問題、百姓需求、發展目標和活力運營,更要聚焦社會調查、資產盤活、資金統籌等實操性問題。
開展城市更新試點工作。將老百姓更新意愿強烈、更新工作基礎較好、能夠形成可復制可推廣試點經驗的項目優先作為省級試點。通過開展試點積累經驗、形成示范,逐步推廣。
強保障
城市更新是一件久久為功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為穩妥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工作,江蘇將加強組織領導,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工作合力。
江蘇將成立省級城市更新領導小組辦公室,切實發揮發揮統籌協調作用,通過督查激勵壓實工作責任、組建專家團隊做好技術支撐,確保城市更新行動有序推進;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強化責任、密切配合,既加強縱向的督查指導,又加強橫向的溝通協調,確保各項重點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各地政府要強化統籌、科學調度,確保城市更新行動取得實效。
江蘇還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力度,在資金籌措方面,通過完善城市更新相關資金統籌整合機制,鼓勵探索設立專項基金、發行專項債券,撬動社會力量參與城市更新;在土地使用方面,鼓勵土地用途兼容、建筑功能混合,不斷探索完善適應城市更新的土地政策措施。在工程審批方面,創新城市更新項目審批方式,提高項目建設效率,升級要充分簡政放權,給予地方最大的政策支持。
此外,江蘇還明確必須守住管控底線,嚴格落實負面清單管理,不搞運動式推進,防止大拆大建,不得違法違規變相舉債,不得隨意遷移、拆除歷史建筑和具有保護價值的老建筑,不得破壞地形地貌,不挖山填湖,不隨意改變或侵占河湖水系,不得隨意改老地名,不得私自移植古樹名木,不得伐移老樹和有鄉土特點的現有樹木,不得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和遷徙通道,不得在綠化中實施大面積硬質鋪裝、大型假山、噴泉水景等人工設施建設,真正實事求是地進行城市更新,彰顯城市更新的人文價值與美學維度,讓群眾滿意。
城市更新是一項系統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江蘇以逐步消除累積的“城市病”為問題導向,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建設美麗宜居城市為目標導向,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階段性經驗和更新成效,人民滿意度高為結果導向,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城市更新,一定會讓更多試點成果涌現出來、推廣開來,真正讓城市成為老百姓宜居宜業的樂園。
?。▉碓矗河浾?尹美又 圖片/江蘇新聞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