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預期”!中國經濟一季報怎么看?

2022年04月19日 06:41:29 | 來源:央視新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4.8%,備受關注。如何看待這樣的一個開局?為什么說它普遍高于外界的預期?中國經濟如何繼續迎難而上,穩中求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王一鳴,帶你關注:“超出預期”的中國經濟一季報,怎么看?

  如何看待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4.8%?哪些因素起到了作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 王一鳴:我之前對于一季度GDP的增速預期是4.5%左右,應該說,4.8%的增速明顯比我原來的預期要高。關于我們是靠哪些因素支撐起了這樣的增速,從結構來分析:①在需求端,主要是投資的拉動,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資的拉動。一季度基建的投資增長了8.5%,這個比以往要明顯轉好。②在供給端,主要是高技術產業的拉動,高技術制造業增長了19.2%,裝備制造業增長了8.1%。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機器人,還有光伏電池的增長都是兩位數。③政策發力。去年年末其實我們就預期到一季度會面臨比較大的下行壓力,所以政策發力盡量靠前,專項債提前下達了1.48萬億,預算類投資也加快了節奏。我們可以看到各地方一季度都啟動了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還有大型的工程建設項目開工了一大批。另外從貨幣政策來看,去年12月降準0.5個點,釋放了1.2萬億資金,保證了資金的需求。政策的提前發力,或者說提前下達,為保障今年一季度在內外環境復雜變化的情況下,能夠實現4.8%的增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一季度經濟運行特點受兩方面因素影響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 王一鳴:今年一季度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征就是,3月份指標都有明顯的回落,主要是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①國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對經濟運行的沖擊影響加大;②從外部環境來看,俄烏沖突加劇了外部環境的復雜性。所以這兩個因素疊加對3月份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中國經濟穩增長,關鍵之一是要“穩消費”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王一鳴:就一季度的經濟情況來看,消費對于經濟的貢獻接近70%,可以說消費是現在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為-3.5%,這也反映了疫情對消費的沖擊,特別是服務消費受影響非常大。比如3月份客運量下降了40%,我們可以看到服務業中的餐飲、住宿、交通、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也就是面對面接觸的這些行業受到的沖擊都非常大,也對整個一季度的增速有相當大的影響,我們說穩增長,下一步穩消費也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2022年難題如何解?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 王一鳴:今年的就業壓力可以說特別大,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新增勞動力就業人口1600萬,這是大的壓力所在。怎么來解決就業壓力?①穩住企業是穩住就業的關鍵,特別是中小企業,它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穩住了中小企業就穩住了就業的基本面。②還要看看我們的就業結構,針對高校畢業生,我們要增加知識技能密集型的崗位。通過鼓勵知識技能密集行業的發展,包括服務業的發展,給大學生創造更大的就業容量。針對這種結構性的變化,我們在政策上,就要對能夠提供這種知識技能密集型就業崗位的行業,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包括財政和投資方面的支持。當然即便是采取這些措施,今年的壓力依然存在,所以需要久久為功來解決好就業問題。

  暢通物流,才能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 王一鳴:一季度工業生產較快增長,制造業增長6.2%,但實際上與去年9.8%的增長相比,還是有所回落的。這跟一季度,特別是3月份以來疫情多點散發,供應鏈受到影響有直接的關系。主要問題出現在一些關鍵的中心城市,比如開始是深圳,然后是上海,在珠三角、長三角,這些中國制造業最密集也是最發達的地區。比如上海是汽車零部件供應的關鍵節點,深圳是一些電子元器件供應的關鍵節點,這些節點對我們整個制造業的供應鏈穩定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疫情后我們看到一些企業開工不足,或出現了局部的停產,現在看要在控制住疫情的情況下要加快恢復。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交通,現在各省的政策還不盡統一,這對供應鏈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所以說供應鏈穩定、產業鏈穩定,是制造業恢復的一個關鍵因素。

layer
快樂分享
日本xxxxx黄区免费看